最高法发布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场,最高人民法院23日发布2019年以来审结的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吴筹、吴海柱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周新林运输毒品案,张伟故意杀人案为死刑案例,其余案例为刘勇等贩卖、制造毒品案,祝浩走私、运输毒品案,卞晨晨等贩卖毒品、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刘彦铄贩卖毒品案,邹火生引诱他人吸毒、盗窃案,陈德胜容留他人吸毒案,吕晓春等非法生产、买卖制毒物品案。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李少平表示,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人民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数在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一审结案数为13.9万件,2016年开始回落,2019年降至8.58万件,较2015年降幅为38.27%。



李少平指出

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涉毒因素双重影响,当前禁毒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金三角”“金新月”及南美等境外毒源地对我国的渗透加剧,云南、广东、广西等边境、沿海地区的毒品走私入境犯罪仍保持高位。国内制造合成毒品犯罪较为突出,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的制毒物品犯罪案件数呈增长之势,且新的制毒原料、制毒方法不断出现。涉案毒品种类多样化,涉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案件有所增多。在犯罪方式上,贩毒活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增多,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联络、交易,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运输的毒品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此外,毒品问题常与“黄、赌、盗、抢、黑”等问题相互交织,诱发大量违法犯罪活动。


近年来,人民法院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为全面、深入推进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李少平介绍,在重刑率方面,2015年至2019年,毒品犯罪案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年均重刑率为22.37%,各年度的重刑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李少平指出

人民法院要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指导思想,确保对严重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要积极参与“净边”等专项行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配合,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把好案件事实关、法律关和政策关,确保毒品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处。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0-06-27 12:53
下一篇 2020-06-27 13:50

相关推荐

  • 拧牢燃气“安全阀”,汉台这个镇街有实招

    为切实加强辖区燃气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燃气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汉台区东大街街道对辖区内涉气商户开展规范化、常态化春季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加强组织领…

    2025-03-17
  • 汉中一公交路线变更通知!

       重 要 通 知       因汉宁路(南团结街—东一环段)热力管网封闭施工,自2021年3月3日起,公交集团5路公…

    2021-03-04
  • 快讯!政协汉中市五届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2月22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汉中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市政府礼堂隆重举行。 当天上午,市政府礼堂内气氛庄严热烈。 象征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悬挂在主席…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