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富清在家里看书学习的资料照片(2019年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12月20日23时15分,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去世,享年97岁。70多年前,张富清从陕西洋县马畅镇双庙村出发,走上了革命道路。在解放战争中,他成为一名立下赫赫战功的战斗英雄。立功证书上的4次战功,全部是在渭南取得的。
当张富清深藏功名60余载,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事迹被发现后,本报于2019年推出了《生死鉴忠诚 白首证初心——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陕籍老英雄张富清》等一系列重点稿件。张富清也通过本报寄语家乡人民:我是陕西人,就要为陕西争光,要为陕西争荣誉,我绝不会给陕西丢人。为了缅怀老英雄,本报今日梳理既往报道,与读者一起追寻张富清的英雄足迹,再次感悟他为革命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世界。
在战争年代,他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屡屡以突击队员的身份,为后来者打通胜利的通道;
在和平年代,他建设家园,默默奉献,日夜以人民公仆的身份,为老百姓打开致富的通道。
老英雄张富清60余载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老英雄张富清,出生在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45年,抗日战争刚刚胜利,内战阴云又笼罩在神州大地。同当时许多的农村家庭一样,张富清一家,艰难度日。
父亲因病早逝,大哥在饥荒中夭折,张富清也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身体瘦弱,成年的二哥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那一年,家里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外当长工的张富清用自己换回二哥。后来他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因为瘦弱被派去做各种杂役。
1948年3月,张富清所在的国民党部队,在瓦子街战役中战败。那是张富清第一次接触解放军,眼前所见,让他颇感惊讶: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同志之间团结和睦,战友之间亲如兄弟,很仁义、很规矩,从不随便拿老百姓东西。被“解放”的他没有领遣散费,而是主动要求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718团2营6连的一名战士。
入伍后,张富清对“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解放军有了更多认知。“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张富清暗下决心。
张富清立功证书上的4次战功,全部是在渭南取得的。
壶梯山战役,便是张富清加入解放军后参加的首次较大战役。
1948年夏天,国民党整编第36师进占冯原镇,发现西北野战军主力后转入防御。西北野战军派出5个纵队11个旅共5万人,于8月8日8时打响了壶梯山战役,攻击冯原镇和梁周、刘家洼地区。
在战友们的全力配合和火力掩护下,张富清迅速向敌人的暗堡靠近。
突然,一枚燃烧弹在他身边炸开,但他没有退缩,因为多耽搁一秒,就会有更多战友倒下。张富清果断从侧面冲上暗堡,成功将其炸毁。而他,右手臂和胸部被燃烧弹烧伤,至今仍留有一片片疤痕。
在壶梯山战役中,西北野战军共毙伤俘敌9079名,全歼了国民党整编第36师。我军503名战士血染山峦,壮烈牺牲。担任突击组长的张富清,攻下了一个碉堡、消灭了两名敌人、缴获一挺机枪,荣立师一等功,获师级战斗英雄称号。
不仅壶梯山战役,自1948年3月参军,8月入党,张富清在永丰、东马村、临皋等战斗中始终冲锋在前。
特别是1948年11月,洛河东岸蒲城永丰的血战,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战役,为解放渭北、解放西安乃至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场艰苦的战役中,张富清所在的西北野战军英勇奋战,取得胜利。张富清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12月,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在今天合阳县黑池镇的峪北村召开全纵队英模代表大会。24岁的张富清和战友们一起受到了王震将军的嘉奖。
湖北来凤。张富清人生的第二个战场。
时间拨回到1955年。风华正茂的连职干部张富清从文化速成学校毕业后有多种选择:或留在大城市,开创未来;或回陕西老家,以尽孝道。
然而当组织找他谈话时,他当即决定响应党的号召,去鄂西山区最偏远、最困难的来凤县。1959年年初,张富清又被上级派到来凤县出了名的穷地方——三胡区任副区长。在三胡区工作的日子里,张富清依旧是那个带头的党员。白天,他和社员一起下地干农活;晚上,他给群众讲党的政策。等大家都睡了,他还在院子里打扫卫生……
张富清很快在三胡区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三胡区的粮食产量也在这样的干劲带动下,迅速攀升。三胡区当年就按时完成了为国家供粮、为百姓存粮的任务。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从粮食局到三胡区,到卯洞公社,再到外贸局、建设银行……一路奔走,那一行行脚印、一滴滴汗水,见证着张富清的一次次选择、一次次坚守。
退休多年,他依然坚持学习,每天读书看报,身体允许时便会参加党员主题活动……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好多都不在了,他们的功劳、贡献都比我大,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真正为党和人民立下大功的人。比起牺牲的战友来,我有什么功劳啊?!我有什么资格拿出这些军功章显摆啊?!”每次念及牺牲的战友,抑制不住的思念,总会令他泪如雨下。这也是他深藏功名60余载的原因。
什么是初心本色?什么是使命担当?张富清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记者 李艳 田锡超 董剑南整理)
英雄无言 本色人生
——追忆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12月20日23时15分,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在武汉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7岁。
远在陕西汉中的洋县,山河肃穆,草木含悲。在洋县马畅镇双庙村的张富清旧居,红色墙壁上的一行标语格外醒目——“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越是艰险越要向前”,这是老英雄生前留下的话语。
与老英雄同村的汉中日报记者周阳说:“去年‘七一’前夕,我跟老英雄视频连线,获得了一段张老对家乡充满殷切期望的视频。记得老爷子说想来看看,没想到这竟成了永远的遗憾!老英雄是双庙村的骄傲,我们永远怀念他!”
1948年8月,张富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没多久,永丰战役打响,张富清申请做突击连里的突击队员。在一次战斗中,张富清的头皮被一颗子弹击中,血流不止。他顾不得疼痛,接着往前冲……
“当一次突击队员还能理解,每次都当,你为什么就不怕?”面对别人的疑问,张富清回答:“如果每个人都怕,都不愿意在困难面前冲锋,那我们就换不来全中国的解放。”张富清在战场上无惧牺牲、英勇向前。
新中国成立后,转业时,张富清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也没有回陕西老家。“当时国家号召我们去最艰苦、最缺干部的地方支援建设。”在武昌学习的张富清,得知湖北恩施地区生活水平、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很差,就选择去了那里。“党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张富清这样说。
到恩施后,张富清听说来凤县是这里最偏远、最困难、最缺干部的地方,又提出到来凤县工作。三胡区的田地里留下过张富清劳作的身影;卯洞公社的第一条路上滴落过张富清的汗水……
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但这些轰轰烈烈的事情,连同报功书和军功章一起,都被他尘封在了岁月里,连儿女也不知情。
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重现在人们面前。他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共和国勋章”等荣誉称号。从人民功臣到人民公仆,他将军人的血性与忠诚,书写在历史长河中。
洋县马畅镇双庙村的孙新民是张富清的妻弟。12月21日一大早,他接到张富清大儿子张建国的电话,得知了姐夫去世的消息。“我们家里人知道消息后都特别难过。姐夫是一个深藏功名的英雄,我们为他感到骄傲。姐夫平易近人,生活朴素,非常随和。我们已经买了动车票,赶去来凤县处理后续事宜。”孙新民说。
“上午我接到孙新民的电话,得知了这个消息。作为家乡人,我们都十分悲痛。老英雄张富清是洋县人民的骄傲。之前村委会和老英雄联系一直很密切,每逢重大节日,我们都会和他的次子张健全联系,给老英雄送去祝福。”双庙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宏说。
李志宏手机里还保存着去年6月26日张富清给家乡录制的视频。在视频里,张富清两次开口却未出声,最后用洪亮的声音说:“感谢乡亲们对我的关心,我也非常想念你们,祝愿你们把双庙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好!”简单的话语表达着张富清对家乡的牵挂。“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学习老英雄的精神,一定把老英雄的家乡建设好。”李志宏说。
来源:陕西日报(记者 高振博 杨露雅)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