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洋县城西小学被命名为首批“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从今年9月开始,种花、种菜、洗衣、煮饭,这些基本生活技能知识将正式进入课堂,洋县城西小学率先行动,在校园开辟劳动教育基地,培养学生劳动品质。
翻土、浇水,在洋县城西小学劳动教育基地,洋县城西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牟靖蓉正在为孩子讲解如何种植农作物,学生们握着铁锹、拎起水桶,和老师一起动手在田间种植玉米、豆苗,感受劳动的快乐。
“学校拥有近八亩地的种植园,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让它成为学生生产劳动实践基地,基地总共分为传统农作物园、果树园、花卉园三大主题。”洋县城西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牟靖蓉说道。
种玉米、豇豆、辣椒等蔬菜,摘草莓、枇杷等水果,割油菜、锄草,翻地、沤肥、培苗成了孩子们课余时间最盼望的事。
“之前在家里,妈妈总是说我这也不会干,那也不会干,但是通过学校的劳动实践课程,我学会了很多,我知道了玉米的种子是怎样的,学会了种瓜苗。”城西小学学生董译阳说道。
“我非常喜欢学校的劳动教育课,在课上我认识了许多农作物,开阔了我的眼界,并学习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并且让我明白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城西小学学生张珂馨说道。
“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城西小学在学生劳动教育这块,除了坚持做好传统的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外,我们还注重生学生生产劳动教育。”洋县城西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牟靖蓉说道。
自2016年开始,洋县城西小学就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深度开发、整合校内资源,将种植园的土地进行改造、划分,打造学生们的“开心农场”,开辟出33块劳动实践基地,四至六年级每班分得1块自己的蔬菜、花卉、果园劳动基地。学校还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的班会课、队会课,将劳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课后延时服务紧密结合,孩子们根据节令变化,自主选择劳动内容,学生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体验劳动的快乐,用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
“我们通过开设每周一节的劳动课程,搭建劳动社团,认养花木,班级承包传统农作物园等形式,让学生学会一定的劳动技能,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洋县城西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牟靖蓉说。
学校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手段,积极搭建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平台,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教育实践网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拔节助力。
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等劳动实践机会。
“在学校,我学会了切土豆和炒土豆丝,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我回家做给爸爸妈妈吃。”城西小学学生陈笑笑说道。
教育部单独设立劳动课,不仅能把学生从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学到很多生活常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觉得劳动课的设置很有必要,让孩子劳动起来是好事,不仅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还能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城西小学学生家长说道。
目前,洋县多所中小学已经开始细化与课程配套相关的课程标准并配齐师资,让劳动课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