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正式公布。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据了解,国家公园是由国家确立并主导管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什么是国家公园?秦岭大熊猫保护在陕西是如何实践的?一起来看!
大熊猫国家公园具体是什么?
大熊猫国家公园由四川省岷山片区、四川省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省秦岭片区、甘肃省白水江片区组成,总面积为27134平方公里,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80余个。试点区内有野生大熊猫1631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量的87.50%,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8056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的70.08%,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5种。
大熊猫国家公园在陕西
2019年11月11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正式挂牌,并向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长青、佛坪、周至、宁太管理分局授牌。
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总面积共43.86万公顷,囊括了陕西省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和7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核心保护区面积31.51万公顷,一般控制面积12.35万公顷,占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面积比例分别为71.83%、28.17%。
区域涉及西安、宝鸡、汉中、安康4市8县的19个乡镇,包括12个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2个水利风景区、3个省属林业局、16个林场。
2020年,修改完善陕西省《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总体规划》,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栖息地修复》等专项规划,全面开展勘界定标和本底资源补充调查,建立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
秦岭大熊猫保护的陕西实践
多年来,陕西高度重视大熊猫保护工作,为保护秦岭这一“天然基因库”的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以秦岭大熊猫为主的珍稀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等系列生态保护工程,促使秦岭大熊猫保护管理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开展野外巡护、救护、监测和科学研究,建立、发展大熊猫圈养种群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濒危的大熊猫种群,在秦岭繁衍壮大。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秦岭大熊猫约345只(不含幼体),占全国18.5%,栖息地面积36.06万公顷,潜在栖息地面积24.46 万公顷,涉及5市11县。与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时相比,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幅为26.4%,超出全国平均增幅9.8个百分点,为全国最高。种群密度为0.096只/平方千米,较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增高了23.1%,超过全国0.072只/平方千米的平均密度,位居全国之首。截至2020年底,秦岭大熊猫人工种群数量已达到32只,实现了“四世同堂”,陕西也成为世界第三大大熊猫繁育基地。
佛坪县位于秦岭南麓腹地,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0.3%,生活有130多只野生大熊猫,大熊猫自然分布密度居全国第一,是“中国熊猫第一县”,也是大熊猫野外遇见率最高的地区,国内外许多大熊猫纪录片,野外的镜头大多出自于此。
佛坪县面积1279平方公里,其中5.27万公顷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大熊猫生活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1.19%,每0.63平方公里就有一只野生大熊猫活动,在全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中位居第一。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是保护秦岭、保护大熊猫的必由之路,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2020年7月2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特色小镇在佛坪县挂牌,这些也奠定了佛坪县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的特殊地位。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