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旗、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9月4日,宁强县二郎坝镇罗家坝教学点里党员教师何多亮豪迈有力的声音响彻教室。
伴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59岁的何多亮开始了他新学期第一天的教学工作。
在大巴山深处,海拔1300多米的山谷里,坐落着一所只有1位老师和3名学生的“微学校”——罗家坝村教学点。
任教的何多亮老师主要负责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他既是幼儿保育老师,又是教学老师。
曾多次放弃调到条件优越学校工作机会的他,自愿留在这里,方便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就近上学,而这一呆就是40个春秋。
从1980年当了老师以后,就一直在这个学校教书,他对这个学校、这里的学生以及这里的村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用自己微弱的烛光,照亮大山孩子的求学之路。
学校没有厨师,孩子们每天早上在家里吃了早饭后,九点半才来学校上课,中午在学校吃点面包、喝点牛奶,下午三点半放学后再回家吃饭。
何多亮既要当老师还要当管理员、安保员,每天他都要提前半个多小时到学校打扫卫生,消毒灭菌,给学生们烧好开水。
他一人承担着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多门学科的教学,除了教孩子们知识,何多亮更是当好“孩子王”——教孩子们打球,陪他们玩游戏;
下午放学后,他还要等孩子们被家长接走,才能离开。
尽管每天都很忙很累,但他从无怨言。
他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我出生在农村,知道农村孩子上学不容易,别人可以离开,我是党员,这里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我就要坚守大山”。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