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的建筑特色
陕南的宁强、略阳羌族地区山大林深,因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其生产和生活习俗大多停留在农耕文化阶段,所居之处依山居之、题蛋垒石为室, 吃饭穿衣自种自收,自给自足。陕南羌族民居建筑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特点是因地制宜。人们建造住房都是利用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利用附近山上丰富的竹、木、石料,用黄土夯筑、石块石片垒砌、木板装成墙体。
陕南羌族地区农村修房造屋,从选择地基到新宅落成很讲规矩,从不马虎大意。以前修房般都喜欢方向坐北向南、用材上七下八的土木结构,修单不修双,一排三、五、七间均可。只有厦房可以因陋就简,不必讲究。人丁多且经济力量雄厚的人家,不是修四合院,便是建院,大门朝南,门前多立照壁以挡脉气不外走,也做避邪的屏障。
陕南羌族地区把修房叫做立房,以示其神圣、重大。立房这天,远近亲友都要临门恭贺,放喜炮、贴对联、送贺礼,以示祝贺和帮衬。凡立房人家,都对上门恭贺的亲友盛情招待,酒宴相酬。家境殷实且在地方上有点名望的人家,更是车马云集,宾朋满座。院内管弦齐鸣,艺人唱乐助兴。
立房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就是上梁,其仪式比较隆重。上梁时要选吉日良辰,还要贴对联、放喜炮。主人必须准备好雄鸡一只、镜子一面、红布三尺、历书一册、毛笔一支、香墨一锭、三五彩线一束。 此外蒸“飘梁馍五谷杂粮、“金银斗”,尤其要蒸三个大馍馍,内藏硬币,称为“大元宝”,再准备一桶酵子水,即把发面的酵子稀释在水中。
上梁时一边放把在炮,一边用红布把历书、笔墨包扎在正梁中间,缠上五彩线,悬上镜子再贴好“上梁大吉”的横额。此时,木工师傅左手提“金银斗”,右手捉只红公鸡,从梁上走过然谓之“跑梁”,然后骑梁立鸡,抛撤斗里的五谷、钱币及小“飘梁馍”, 围观的男女老少纷纷争抢,笑声此起彼落。
陕南羌族农村的住户,多按自然村居住,散居的现象也较多。自然村的名称,多冠村中居民姓氏于前,如李家村、赵家院等,反映了本姓家族在此繁衍聚居。从民居习俗的历史来看,有以寺庙为村名的,如龙头寺、三官庙、八庙河等;有以地理形势为村名的,如丁家坝、徐家梁、杨家嘴等:沿大路两边的村名多称驿、店、铺, 如刘家店、黄坝驿、宽川铺等。
村庄房屋虽为散居,但多相毗邻号左邻右舍,离得很近。
因为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生产工具多,庄稼多而且杂。为便于收获季节的庄稼粮食堆放,长期以来喜欢单家独居, 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院落,宽敞,活动自由,不受别人的限制,也不影响别人, 和左邻右舍离得较近,有事的时候,又便于照顾、帮忙。
经济宽裕的人家,常建造深宅大院,一般都分前院和后院两进,每院系四合天井式样。为了安全起见,大院周围又修建群房包围。大门的门楣设置两个门爪门楣上方做一门头板,上边或作画,或写吉祥语。门槛两端设石质或木质的门枕,槛内部分凿圆窝,称为门盏。槛外部分雕为方形,俗称门墩。院内各房间的设置空间安排各地不尽相同。大体上说,现今常见的是正房前留一院场,西边不修厦房,多建猪圈,圈舍一端连着厕所。东侧则修厨房、柴房,南边设院墙,墙附近种植花草或者树木。院内地面有用砖铺的,也有用石板铺的,便于晾晒粮食。多数人家都有水井,沿院墙根开水沟,或明或暗,看起来十分整洁。
农村住房因建筑材料不同,有平房、楼房之分。平房中又有草房、木房、瓦房、吊脚楼之别。旧时的贫苦人家只能你建草房造价低廉,岛设备简陋,却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瓦房曾是人们最理想的房子。修瓦房一般是土木或木结构,追求美观大方,常在门窗屋脊、山墙上进行雕刻装饰,瓦头上也有烧制的花纹。
房屋的建筑都以南北坐向为主。房子的分配,各地都有哥东弟西的习俗,兄长住在正房紧挨堂屋的东边,兄弟住在紧陕南羌人院落挨堂屋的西边。父母一般住在东西两边的边房。若是弟兄较多,父母也可住在厢房。住人的房间都设楼棚,既能遮尘灰,也能利用楼棚堆放杂物。山区的楼棚多是竹笆编成,叫竹楼,用来堆放苞谷、洋芋等粮食,上下透风,不易霉损。如果讲究,或者经济条件允许,楼棚就用木板,叫板楼,不仅可以堆存东西,还可以住人。
花窗
陕南羌族农村的古老四合大院,在粉墙回廊上往往镂刻一孔孔或一扇扇的花窗。这些花窗较小利于防寒、防盜。门窗多依据房屋坐向而定,大多开在房屋的前面,还可利用院中天井、屋内天窗来弥补光线的不足。通风排烟以天窗为主,另外,烟有熏屋固墙防蛀的功效,对建筑物的木结构部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透过花窗,园内景致、院内花草,若隐若现,美不胜收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花窗又叫镂窗是独特的建筑艺术之一。其种类大致分为砖砌、瓦拼、石雕木刻四类。经过建筑工匠的精妙构思设计,在不大的花窗上设计出各种图案,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房屋有的花窗还配以水磨砖镂刻框架,简直是一幅立体的浮雕,极富艺术价值。凡花卉、禽鸟、人物、山水,无不栩栩如生。
花窗的实际作用,除了能采光、通风之外,还能使高大、连绵的建筑一扫沉闷压抑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开设了花窗,可以使建筑空间增大拉长,深邃无穷,把园内、院中景物烘托得错落有致,左顾右盼,神韵风采相映成趣,收到花影布墙、移步换景的效果。
火塘
陕南羌族地区有霜期长,寒冷来得早,即使是春末秋初,早晚也得烤火取暖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个长年不熄的火塘。火塘正上方,由屋梁或楼上垂吊下来的铁钩搭挂着铁壶、铜壶、鼎锅或耳锅,以供烧水、煮饭。火塘周围放这低桌子和小木板凳,来客和主人进门,都围着火塘落座吃饭、喝茶、抽烟、摆龙门阵以及对歌等一切活动,都是围着火塘进行的。
火塘用途广,效益高。除了煮饭、烧水、熏腊肉、烘粮食外,冬天还能给人以温暖。所以巴山羌把火塘称“孝子”。陕南山区的天气晴雨无常,人们下地干活、上山采荼、打猎,随时都会遇到大雨,把浑身淋得透湿。这时候的火塘就更是离不开了。
火塘,是陕南羌族人传承羌族文化的“传习所”在陕南山区生存的羌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山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利用周边环境所提供的竹、木、石等建筑材料,依山傍水聚居,结晶出和大自然完全和谐的生态建筑艺术,创造出和大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也展示出了羌民族建筑的特色,不失为一种古朴而又环保的生态民居。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