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元墩镇脱贫户邹兴建买车记

 这两年,勉县元墩镇水碓村贫困户邹兴建家的喜事一件接一件:先是顺利脱了贫,添了二胎,又买了一辆锃亮的白色新面包车。

2020-11-04_093721.png

  “以前想都不敢想。”这看似很普通的事儿,对邹兴建而言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尤其是开上了自己的新车以后,不仅告别了“行路难”,更让谨慎内向的他对生活有了更多信心。

  41岁的邹兴建曾经历过一段极窘迫的日子,既没资金又没技术,年迈多病的父母和上学的孩子都眼巴巴地指望着江苏务工的邹兴建每月寄回的那点生活费,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偏偏就在此时,母亲又被查出宫颈癌,辗转多地治疗未果,还是离开了一家老小。送走了母亲,邹兴建默默地整理着十几万元的债务,盘算着日子该怎么过。

  “要想脱贫、还债,光靠种几亩水稻、打零工不行。”看着衰老的父亲、一脸焦虑的妻子及熟睡的孩子,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

2020-11-04_093724.png

  2016年,邹兴建从信用社贷款5万元,流转了5亩土地发展银耳种植,在乡亲们帮助下搭起了8个大棚,下种、发酵……他一边学技术一边摸索。5月中旬,看着大朵大朵洁白的银耳长出来,他心里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当年年底,4000架椴木银耳喜获丰收,刨去成本,净获利9万元。

  初次的成功让邹兴建信心倍增,他决定在重点发展银耳产业的同时,创新发展灵芝菌产业。次年,他投入8万元,建起了灵芝菌大棚。2月下种以后,经过两个月的静置发酵,灵芝出土了,慢慢地小伞长出来了。浇水、修枝、套粉……邹兴建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整天守在这个5亩的大棚里。上天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年底,他共采集孢子粉2000斤、采摘灵芝朵3000斤,收入12万余元,一家人也顺利地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2020-11-04_093731.png

  在发展菌业的同时,邹兴建又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养蜂技术。去年2月,他以每桶650元的价格购买5箱种蜂,开始了中蜂养殖。勤奋好学的邹兴建很快便熟练掌握了中蜂养殖的全部技能。3月份中蜂开始大量繁殖,由2桶发展到7桶,7桶发展到50桶。

  随着产业的逐渐扩大,一家人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为了方便产品外销和接送孩子上学,他花了8.2万元买了一辆新面包车。“结婚时买的摩托车骑了十几年,风里来雨里去,下雨天车子陷在烂泥里,推都推不动,现在村里路也好了,东西带出去卖,半个小时到县城。”邹兴建表示,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产业政策的扶持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如今,邹兴建的最大心愿就是多攒点钱,把两个孩子培养出来,他说:“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能让孩子们走出去能有个好的未来,也就心满意足了。”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0-11-03 14:28
下一篇 2020-11-04 09:40

相关推荐

  • 女足亚洲杯上的汉中姑娘!

    说起“铿锵玫瑰”,大家会想到在绿茵赛场上为国争光的中国女足。她们热血、果敢、拼搏,一个个奋勇争先的身影令人感动。在2023——2024年度U20女足亚洲杯上,中国女足挥洒汗水、激情…

    2024-04-04
  • 无人机送邮件!镇巴开通全省首条无人机邮路

    9月17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镇巴县分公司举行无人机投递首飞仪式,标志着全省首条无人机邮路在镇巴正式开通运营。 汉中市邮政管理局局长都金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孝琴、汉中市…

    2020-09-18
  • 洋县:城市提“气质” 生活有“品质”

    城市提“气质” 生活有“品质” “开车驶入洋州大道,笔直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人行道,四季常绿的行道树,7只朱鹮造型的路灯林立两侧,让人眼前一亮。”2月5日,说起出行感受,家住洋县洋…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