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返乡创业青年董慕义:从想干到干成,他只用了一个月

“这个小伙子敢想敢干、吃得下苦。”提起董慕义,石家院村党支部书记郑佳的话语中满是赞许。

4月10日,在火烧店镇石家院村的深山农场里,一只只生态公鸡精神抖擞,或悠闲踱步,或低头啄食,或追逐嬉戏,清脆的啼鸣声此起彼伏。鸡场主人董慕义蹲在一旁,专注地观察着鸡苗,裤脚沾着泥土,脸上晒得黝黑。

留坝返乡创业青年董慕义:从想干到干成,他只用了一个月

谈及回乡初衷,董慕义说:“父母年纪大了,想留在他们身边,而且现在乡村发展机遇多,年轻人就该回来闯一闯。”怀揣着对故土的热爱与创业的激情,他毅然决定回到石家院村,开启逐梦之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生态养鸡产业进入他的视野。“咱家乡环境这么好,山清水秀,还有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生态养殖正合适。”

决心一下,董慕义便争分夺秒行动起来。村上得知他的想法后,也积极为他保驾护航,不仅帮他协调了5亩林下养鸡场地,还联系到专业的养殖公司,为他供应优质鸡苗、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并达成了统一的购销协议,解决了他创业初期的后顾之忧。

留坝返乡创业青年董慕义:从想干到干成,他只用了一个月

在鸡舍建设期间,董慕义身上那股子“干劲”更是令人动容。为了节省成本,他挽起袖子亲自上阵,和工人一起搬运材料、搭建框架。沉重的砖块和木料磨破了他的手掌,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从不喊累。晚上,为了看护鸡舍和鸡苗,他就住在鸡舍旁简易的住所里。简陋的环境、蚊虫的叮咬,都没能让他退缩。“刚开始条件确实艰苦,晚上常常被蚊虫咬醒,睡不好觉,但看着鸡舍一天一个样,鸡苗一天天长大,心里就觉得特别有盼头,辛苦也都是值得的。”董慕义笑着回忆说。

留坝返乡创业青年董慕义:从想干到干成,他只用了一个月

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每天都有鸡苗死亡,这让董慕义一时慌了手脚。但他没有气馁,而是赶忙向专家请教,详细地描述鸡苗的症状,从日常饮食情况到发病时的细微表现,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关键信息。同时,他还在网上查阅大量资料,从鸡苗常见疾病的种类、防治措施,到不同阶段的养殖注意事项,一点点钻研摸索。通过观察鸡苗的生活状态,记录每一次发病的情况,在实践中慢慢积累疾病防治经验。

如今,董慕义的养鸡场已初具规模。占地 5 亩的农场里,1500 余只鸡苗在山林中自由活动,以青草、昆虫、谷物为食,个个体态匀称,羽毛鲜亮。看着这些健康成长的鸡群,董慕义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留坝返乡创业青年董慕义:从想干到干成,他只用了一个月

对于未来,董慕义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表示,将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引进更多的优质鸡种,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他还计划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自己的生态鸡品牌,通过电商渠道将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想干到干成,董慕义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人敢想敢干、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记者:张威 刘玉婷 通讯员:火烧店镇 刘明菲)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