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绩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环境保障。

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为市民的直观感受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截至12月8日,全市优良水体占比高达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市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3.30,同比变好11.3%,位列全省第3,优良天数309天,同比增加18天。同时,土壤和声环境质量均保持良好状态,突发环境事件连续三年“零纪录”。此外,汉中市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数量上,也位居全省首位。

汉中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绩

▲ 一江两岸景色宜人。 汤江 摄

精准与突破齐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让碧水长清。我市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考核和水污染补偿机制,完成汉江、嘉陵江及西汉水216个排污口整治和12个建制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15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1个县(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维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42.4%。

让蓝天常在。我市深入实施臭氧污染整治、“冬病夏治”“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排查”、强化治霾六项举措,新建市政燃气管网139.86公里,完成平川县(区)25台燃煤锅炉清洁化改造,38家年大宗货物运输量100万吨以上企业清洁运输比例达到70%等,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让土地更干净。我市坚持“控增量,减存量”强化源头管控,将37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完成46宗重点建设用地环境调查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规范化评估、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统计及11个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状况和“十四五”地下水国考核点位环境调查,土壤环境稳定良好。

监管与治理并重,守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坚持“问题导向”以上级督察巡查、审计反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举一反三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12次,检查企业3167家,立案处罚84起,罚款359.73万元,办理《环保法》及配套办法案件3件,实施查封扣押2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1件,环境信访投诉受理率、办结率达100%。

持续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充分发挥全省土壤示范实验室示范引领作用,完成全省17个土壤背景点、123个重点风险监控点的180个样品的分析工作,环境监测资质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建成集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系统、水环境热点网格监管系统、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生物质禁烧智慧监管系统和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5大模块为一体的汉中市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化平台,为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精准治污提供技术支撑。

严密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开展环境风险企业摸底排查、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及问题“回头看”,将588家企业纳入环境风险源清单并实行分级管理。

育新与增绿同行,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向优而兴: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绿色发展。严把环境准入关口,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为8个规划、57个重点建设项目出具对照分析意见;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完成157家排污许可证质量综合评价和116家排污许可申请办理,排污许可监管水平持续提升。积极谋划争跑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83个、总投资18.78亿元。

——向绿而行:深化生态创建,发挥示范引领。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推荐上报实践成果案例2个。佛坪县袁家庄社区绿色低碳案例获评全国典型案例,留坝县取得全省首张大型活动碳中和证书,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在全省介绍推广。全市7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创建数量保持全省第一。

——向新而生:强化宣传引领,营造良好氛围。持续开展环保“六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新闻发布会等系列宣传活动,公众生态环境知晓率、满意度不断提升,环境宣教工作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为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营造良好氛围。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来,我市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大担当作为和务实举措,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5天前
下一篇 21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