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汉中丨品汉风古韵 游诗画山水

 

高质量发展看汉中丨品汉风古韵 游诗画山水

 

5月16日,采访团走进牧马河源头的西乡县骆家坝镇。 陕西日报记者 张军朝 摄

初夏的天汉湿地公园生机勃勃,人们在栈道上漫步,尽享惬意时光;汉中市博物馆里,石门十三品令无数书法爱好者叹为观止;兴汉胜境景区内,雄伟壮观的汉文化建筑让游客一秒“穿越”回大汉王朝……

5月15日至17日,陕西日报社“高质量发展看汉中”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走进汉台、西乡、洋县、略阳、宁强等地,了解汉中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文旅融合、非遗发展等情况。3天的时间里,大家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惊艳,被历史人文感染,被创新发展激励。

近年来,汉中依靠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多措并举发展旅游业。2023年,汉中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较上年度分别增长77%、136%,荣获“文旅融合最佳全域旅游城市”称号。

馆藏文物  活化利用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15日,采访团一行走进汉中市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是依托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西汉三遗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组建的群落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万件。

石门十三品是褒斜道石门故址上价值最高、最受推崇的十三方摩崖石刻作品,也是汉中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们既是研究古代水利建设的珍贵史料,也是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文物。其中,《衮雪》被认为出自曹操之手;《山河堰落成记》是一篇完整且精干的“竣工报告”;《石门颂》被称为“汉三颂”之一,开汉隶劲逸豪爽书风……

近年来,汉中市博物馆依托石门十三品,研发了校本课程《身边的国之瑰宝》、数字课程《石头的“字”传》等主题课程,推进文物的活化利用。《妙趣横生的传统佳节》《文物寻宝记》系列活动定期在馆内开展,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2023年,汉中市博物馆接待游客75.9万人次,是2022年的6倍多。

张骞纪念馆依托汉博望侯张骞墓冢而建,分为东西两区。东区有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张骞生平事迹展等;西区为城固县博物馆,设5个专题展,分别展示了城固历史文化、文明发展、青铜器特色和两汉时期的文化风貌,以及抗日战争时期西北联大在城固的教育成果和历史脉络。

2014年,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唯一一处关联遗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0年来,张骞纪念馆策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宣传活动,开发设计张骞IP文创产品,推出《西域之行》等文化演艺,让更多人了解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故事。

非遗焕新  助力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汉中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级68项、市级119项,其中汉中藤编等非遗久负盛名。

15日,采访团走进“汉中藤编”传承单位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深入了解这一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藤编主要利用山藤、树藤等植物的茎、枝、叶编织成各种器物和工艺品,凭借独特的编织技艺和精美的外观,深受人们喜爱。

该公司展厅里,一把标价1.5万元的椅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款新式藤椅由丹麦设计师设计。为达到设计标准,公司在3个月里反复试验,做了几十种椅面,最终获得设计方认可。如今,公司每季度要向海外出口同款椅子约300把。

公司创始人、汉中藤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表示,近年来,公司将传统藤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藤编产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同时,公司积极探索藤编产品的多元化,将藤编元素融入建筑、园林等领域,让藤编技艺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该公司直接带动周边镇村3000余人从事手工编织类产品的生产,年产值超8000万元。

在汉中,越来越时尚的非遗项目还有羌绣。宁强羌族刺绣是当地千年来形成的文化艺术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造型、色彩规范和功能形态,图案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

在宁强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传习基地里的绣娘飞针走线,一幅幅精美的羌绣作品逐渐成型。目前,产业园已带动1500余名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据统计,宁强羌绣年产值已由2015年的200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2000余万元,带动了纺织、旅游、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传承了羌绣技艺,也为宁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文旅融合  魅力无限

走进集汉风景点群、汉风商街群、汉风博物馆群、汉风酒店群、汉风餐饮、汉风演艺等于一体的兴汉胜境景区,眼前景象让人应接不暇。在这里,你会惊艳于仿古建筑的雄奇俊伟,也会被檐上榫卯的精巧折服,更会叹服于殿内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彩创作……

景区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汉文化博览园。在博览园,从东到西,兴汉城市展览馆、汉文化博物馆、汉乐府三个主题展馆依次排列,让人仿佛“穿越”回几千年前的汉朝。从青铜器到玉器,从书法到绘画……琳琅满目的文化艺术品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汉中,不仅能欣赏恢宏的汉文化建筑,还能在质朴宁静的乡村感受自然气息。

青山、白云、小桥、流水、石阶……在西乡县骆家坝镇,眼前的美景让人的心情变得平静。

地处米仓山北麓、牧马河源头的骆家坝镇,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红色文化,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不仅被誉为“陕南最美十大古镇”之一,还成功创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

近年来,骆家坝景区各景点年均接待游客55万人次,实现年均旅游综合收入6000万元以上。

17日,采访团一行走进洋县华阳景区。华阳古镇始于秦晋,是傥骆道上有名的驿站,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镇内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古灵精怪的金丝猴、漫步山间的羚牛、美丽优雅的朱鹮……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古镇生活的慢节奏,还可以观赏秦岭珍奇的野生动植物。

天上银河,地上汉水。在汉中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太多地方值得探索、欣赏,有太多历史文化值得了解、感悟,有太多人文精神值得学习、传承……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4-05-20 21:33
下一篇 2024-05-21 13: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