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首个名茶品牌——“秦巴雾毫”的诞生地镇巴县,有一位多年来坚持以传统手工制茶的匠作“守艺人”,他就是荣获2023年“国茶人物·制茶大师”称号的县茶业协会副会长康联龙。
结缘茶叶 半生沉醉这绿芽
生在茶山,长在茶乡,康联龙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康联龙说,自己选择了一辈子做茶,是源于对那一片绿叶的热爱。
现年58岁的康联龙出生于镇巴县兴隆镇,这里有着深厚的茶叶文化底蕴和悠久的种植历史,素有汉中十大“最美茶乡”“最美村镇”赞誉。弱冠那年,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接触茶叶,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茶叶制作中,先后拜师郑文贵和“秦巴雾毫”创始人蔡如桂,系统学习绿茶的制作技艺。
据康联龙回忆:“最开始,我们都是跟着师傅学习,过程虽然辛苦,但我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在茶叶制作上有所成就。最初的茶叶全都是手工炒制的,当时的老师傅出去炒茶都是背着一口铁锅(一种炒茶铁锅),整个过程非常地耗时耗力。”早年间,镇巴的制茶人就是这样背着铁锅走遍了镇巴的山山水水,从碾子镇到大市川,康联龙的足迹遍布镇巴各地。同时,他也见证了镇巴茶产业一路发展至今。
守正创新 问鼎“国茶大师”称号
康联龙与茶的不解之缘,是热爱,更是对传统制茶技艺的尊崇和传承。每逢新茶开采,他都会深入茶园、厂区,杀青、摊晾、做形、理条、定形、提毫、焙香、精制,实地手工制茶。
“拿炒青工艺来说,面对温度高达220摄氏度的炒锅,制茶人往往要来回翻炒,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康联龙介绍,炒茶需要通过双手进行反复炒揉,尤其是刚开始学,一个不注意,手就会贴到锅面上,一贴就掉一层皮。
“尽管现代茶叶生产主要采用机器加工,但手工制茶的传统技艺不能丢,这是茶文化的根,必须牢牢守住并传承下去。”康联龙认为,对于制茶人来说,手工操作匠心独具。“真正的热爱是心怀敬畏,并兼具工艺流程的仪式感,纯手工制作的茶更具有‘灵魂’。”
传统手工制茶是工艺,亦是匠心,更是情怀。作为制茶师,康联龙希望制茶工艺得到更大范围传承与更大限度创新的同时,更希望让家乡的好茶被更多人熟知。近年来,他创立的定元春茶叶有限公司还和学校、企业积极合作,开展劳动实践、研学等活动,积极推广手工制茶技艺,传播茶文化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手工制茶、了解镇巴茶叶。
深耕茶产业近四十载,康联龙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省级党员致富带头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省十佳制茶能手、市级科普和青年农民创业带头人、市县两级科技示范户、县劳模等荣誉。2023年11月,他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第二批“国茶人物·制茶大师”,是全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制茶师。
“我们传承的制茶技艺是制作工艺和流程,科技创新使工艺更精进,流程更卫生、更标准。”康联龙表示,做好茶要不断地创新,手工制茶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差之毫厘就会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这就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既能保留传统技艺,又能稳控品质的方法。2002年,通过多方走访和学习,康联龙在保留原有手工制茶技艺的基础上,引进机械进行辅助加工,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我们在制茶过程中,一半工序使用机械,高温杀青、理条等。接着就是人工进行整形、搓团、提毫、焙香,从而让茶品口感更鲜活。”康联龙说。
康联龙在制茶工艺上的探索不仅限于绿茶。为增加茶叶的利用率,使茶叶品种更加丰富,2016年,康联龙大胆创新,利用秋茶进行红茶研制,并获成功,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通过“以红补绿”的方式提高了茶叶的经济效益。此举不仅丰富了镇巴茶叶的产品种类,还为当地茶农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对促进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颇具意义。
如今,随着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兴起,康联龙希望通过更多元化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手工制茶和镇巴茶叶。为此,年近60岁的他开始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短视频制作和网络直播,用自己的双手记录下制茶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在线直播与网友互动,展示镇巴茶叶的独特魅力。通过短视频平台,他向网友展示了从采摘鲜叶到最终成品的全过程,作品不仅记录了制茶的技艺,更传递了制茶人的情怀和对茶文化的热爱。凭着粉丝间的口碑相传,他的茶叶也不再仅限于当地销售,慢慢地走出了镇巴,走到了全国各地的茶友手中。
发展茶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小小一片茶叶,能支撑振兴起一个产业,也要带动富裕一方百姓。康联龙表示:“我们的茶园离兴隆镇很近,茶叶的采摘、加工是附近周边群众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让他们在春天里能够有稳定的收入。”近年来,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拓展茶产业,先后在兴隆镇、仁村镇新建生态茶园1500余亩;兴隆镇水田坝园区已建成县级标准化茶场1座;新建了占地1200平米茶叶初制厂及成品茶叶保鲜库;每年生产的汉中仙毫、汉中炒青、镇巴毛尖、汉中红茶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仅实现了农村的环境美化和农民的经济增收,更为本县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杯绿茶品镇巴,品的是深厚文化,品的是产业发展。康联龙当下的心愿,是走好茶旅融合之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计划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延链、补链、增链的全产业链发展,让更多人了解镇巴,了解这里的茶叶,也为当地农户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
康联龙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人生记录,也是镇巴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康联龙等茶产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该县的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悉,全县已有茶园面积16.2万亩,投产茶园12.1万亩,生产茶叶6313吨,实现产值12.3亿元。据最新数据,目前全县共有2万余户7.9万人从事茶叶产业,户均收入6000余元以上,正在绘就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