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我要回家。”自2014年7月16日被市救助管理站救助那天起,张家明就经常念叨这句话。8月4日,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张家明终于圆了回家梦,回到了汉中市镇巴县盐场镇紫坪村。这天,他见到了久违的家人,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用泪水述说着思念。
此时,张家明离家已经35年了。哥哥从帅气小伙变成了满脸沧桑的中年人,父亲从精壮的中年人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人,母亲没能等到他回家的这天。家里的土坯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村里也变了样,一切都不再是张家明熟悉的模样。
“你怎么才回来?”哥哥哭着问。35年了,回家的路为何如此漫长?患有精神疾病的张家明说不清楚,但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却清晰地记得。
时间回到2014年7月16日。这天,渭南高新区崇业路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发现一名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中年男子,正在马路边的垃圾箱里捡拾垃圾。征得他同意后,民警将其护送至市救助管理站。刚到站时,无论怎样询问,男子都一言不发,工作人员只好将他临时安排在站内休息,随后为其准备了饭菜,还帮其理发、洗澡并换上了新衣服。
为了尽快获得更多寻亲线索,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杜小谋尝试着与其聊天。“你叫什么名字?你家住在哪里?怎么来渭南的?”“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上过学、读过书,会不会写字?”因患有精神疾病,男子无法准确回答,只模糊地说出“姓陈、45岁、山西、盐厂、陕西、河南、子平”等信息。杜小谋将听到的线索记录下来,并将入站登记表姓名栏“待查”暂时改为“小陈”。同时,工作人员在全国救助寻亲网、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上发布寻亲信息,并与公安机关联系,为“小陈”户籍信息查询、采集DNA和人脸识别比对做充分准备。
2014年7月24日一大早,工作人员带着“小陈”来到派出所,为其采集DNA,作人脸识别比对,并根据初步掌握的身份信息查询户籍。遗憾的是,人脸识别、采集DNA的结果显示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户籍信息查询也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寻亲暂时没有进展,工作人员将其安排在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治疗。住院治疗期间,市救助管理站专门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日夜照料。3个月后“小陈”病情稳定,可以出院了。工作人员将其接回站内,并安排了单人房间,为他洗澡、洗衣服、清洗床单、端饭、喂药、打扫房间卫生,给予精心照料。
2017年5月,市救助管理站为“小陈”在内的48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了渭南户口,从此“小陈”有了自己的新名字“仁康东”。工作人员又为其办理了医疗保险,让他看病有了医疗保障。
今年4月,民政部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大寻亲工作力度。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经过几番分析研判,详细梳理近年来问询笔录,决定以“仁康东”提供的“陕西、山西、河南、盐厂、子平”这几个信息为突破口,查询陕西、河南、山西所辖的所有市县区,通过互联网进行一一比对。
庆幸的是,工作人员发现汉中市镇巴县有个盐场镇,与“仁康东”口中的“盐厂”十分相近。顺着这个线索,工作人员又在互联网上继续搜索镇巴县盐场镇的自然村,并逐个念给“仁康东”听。当多次念到一个叫紫坪村的村名时,“仁康东”表现得很兴奋,竟随口说出“张家炳是哥哥”。
因“仁康东”口音问题,说得不太清楚,工作人员只能根据所听到的字,联系镇巴县盐场镇民政办,通过民政办联系到紫坪村村支书李文学,询问紫坪村是否有叫“张家炳”的村民。得到确定答复后,工作人员通过李文学联系到了“张家炳”,并将“仁康东”照片通过微信转发过去让他辨认。
看到照片的那一刻,张家炳激动地叫出来:“是家明,是家明,他是我弟。”“仁康东”终于找到了家人,也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原来他叫张家明。
8月3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一路驱车10多个小时,穿越秦岭山脉,将张家明护送至汉中市镇巴县救助管理站,第二天一大早,镇巴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将张家明护送到镇巴县盐场镇紫坪村老家。
8月4日一大早,张家炳就等候在村口。为迎接张家明回家,他提前收拾好房间,买了新床铺,还在集市上割了五斤肉,“离家35年了,我想让弟弟感受一下家的温暖。”
远远地,车来了,张家炳跑出村口迎接,时隔35年,兄弟俩终于见面了。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看到这感人的一幕,邻居们也悄悄抹起眼泪。“真是太感谢了!”张家炳一边紧紧拉着张家明的手,一边向救助管理站和盐场镇民政办的工作人员鞠躬道谢。
35年的回家路太漫长,长到张家明忘记了当初离家的理由。但不管怎样,离家35年,张家明终于与家人团聚了!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