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文章《陕西洋县:“汉调桄桄”进校园 国宝非遗绽新葩》,为汉中洋县南街小学“汉调桄桄”非遗传承特色教育点赞。
《农民日报》客户端截图
近日,走进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南街小学校园,一股浓厚的艺术气氛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汉调桄桄”脸谱彩图,萦绕耳畔的是“汉调桄桄”名段名曲,令人感叹的是兴趣班孩子们制作“汉调桄桄”杖头木偶道具的那份专注、演出代表剧目片段时苍劲古朴的韵味。
学生们表演“汉调桄桄”。
为了传承国家级非遗,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和了解家乡文化,洋县南街小学成立了汉调桄桄工作坊,采取请专家、进课堂、组社团、演剧本等多种形式,常年聘请校外艺术教育专家和民间艺人,定期到校传授汉调桄桄的表演技巧,举办传承项目培训、成果展示等,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几经探索,形成了“爷孙家庭传授、学校社团引领、家校共同普及”的非遗传承特色教育局面,为“汉调桄桄”传承培养了一批新苗。
学生们在制作“汉调桄桄”泥塑造型。
汉调桄桄杖头木偶绝活有看头
“汉调桄桄”是一种结合秦腔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用杖头木偶为演员的古老剧种。
其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许多独特的技巧,深受群众喜爱。在汉中,流传着“吃面要吃梆梆子,看戏要看桄桄子”的民谚。
老师传授汉调桄桄的表演技巧。
洋县谢村镇小池村农民李天明和杨丑娃,是汉调桄桄杖头木偶的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俩从小拜师学艺,为掌握绝活,常常去汉江边练唱腔、走步子。李天明说,练杆子最是苦,有时手臂都练肿了。好在自己很快掌握了一些绝活要领。
比如,在《李彦贵卖水》一戏中,一定要把李彦贵迫于生计,以文弱身躯,挑上沉重的水担,沿街叫卖,以赡养老母的形象表演好。
水担不停地换肩,以及随着音乐节奏晃悠起伏水担,就需有平衡把握、操作自如的绝招。还有,《唐玄宗醉酒》一戏的吹胡子,《观阵》的耍靴子,《周仁回府》的耍梢子等,活人能做的动作,汉调桄桄杖头木偶都能做得很到位。
如今的李天明和杨丑娃已年逾七旬,除了偶尔的非遗传承演出外,他们就在家种庄稼,很少出演。而李天明、杨丑娃说,汉调桄桄杖头木偶虽有看头,但现在的年轻人却不愿学,因为现在人们生活好了,日子好过了,不再为糊口而学艺了。他们担心调桄桄杖头木偶传承会后继无人。
培养乡土艺术传承的“小使者”
说起南街小学的“非遗文化进校园”,不能不提到早些年,该校夏学廉、李秀兰、陈开莉、史新义等一批热爱戏曲艺术的教师组建了戏曲社团和乐队,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也为学校“汉调桄桄”艺术传承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非遗文化进校园,培养乡土艺术传承“小使者”。
2006年,汉调桄桄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为传承这一艺术瑰宝,南街小学将地方流传久远几近失传的汉调桄桄表演及杖头木偶道具制作艺术引进校园。
非遗体验,兴致勃勃。
南街小学校长王彦军介绍,学校结合课程改革,编写了《汉调桄桄艺术》校本教材,开设了《汉调桄桄欣赏》课程,在音乐、美术、劳动等课堂上全方位教授、培养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组建了汉调桄桄表演队,深受孩子喜爱和家长认可。课本剧《西门豹》《胸有成竹》先后赴香港、北京演出,受到社会各界赞誉。该校成为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创建的449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之一。
2017年4月,南街小学汉调桄桄工作坊应邀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12名学生展示了汉调桄桄泥塑造型、裱糊脱模、绘画脸谱、陕南刺绣、戏装制衣、桄桄表演等六大艺术,展示了“汉调桄桄戏曲角色、脸谱、服饰”68件作品,演唱汉调桄桄折子戏120场次。
王震峰的父亲是汉调桄桄爱好者,从小受父亲影响,王震峰在南街小学上学时就爱上了这门传统文化。得益于学校开设的汉调桄桄兴趣班,王震峰利用课余时间在兴趣班学习,小学毕业如愿考上陕西省艺校,成了汉调桄桄传承“小使者”。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