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0万人直接受惠,1亿多人间接受益!这项工程的背后,汉中都做了什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京津等地的每10杯水里,就有7杯来自陕西。来自汉中的“北漂青年”皇甫熹对此深有感触,他在日记里写道:“在北京的日子有苦有甜。累了,我就拧开水龙头,从哗哗的水流声里收获一份来自家乡的惦念。我从秦岭深处走来,水也一样。”

几年后,这位“北漂青年”从北京回到故乡。而一江清水却仍未停歇滔滔北上的脚步,源源不断润泽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20多个城市100多个县(市),近6000万人直接受惠,1亿多人间接受益。

微信图片_20200729100249.jpg

雨后秦岭入画来。刘纳 摄

所谓护水,亦是护山。秦岭巍峨的大山和茂密的森林,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央水塔”。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居住在这里,守护着“中央水塔”的洁净与苍翠。

在汉水源头的宁强县,两年前去世的张邦贵曾住在汉江边上。“这山、这水养活了咱,水还得送北京去。谁想往河里扔垃圾,我第一个不答应!”他生前的话语铿锵有力。

多年前,人们时常能见到老人戴着一顶草帽,拿着一把火钳,背着一个蛇皮口袋,在附近捡拾杂物。现在,只要去汉水源头附近的山里游玩,当地人总会带上一个塑料袋装垃圾。护一江清水,是他们的习惯。

微信图片_20200729100253.jpg

宁强县汉水源头,张继荣在水源地巡查。陕西日报记者 杨小兵 摄

“同学们,这个生活着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和朱鹮的地方就是秦岭,它是我们的‘父亲山’……”7月15日,在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二(9)班的课堂上,老师宁涛讲述着秦岭的故事。

下课后,宁涛告诉记者:“还是有些遗憾,外面下着雨,这次室外主题教育活动改成了主题班会。”他身后的墙上,挂着几张孩子们提着塑料袋,在河边、山中捡拾枯枝败叶的照片。宁强人保护汉江、保护秦岭的习惯,以这种方式代代相传。

这样的传承,在汉中的土地上并不少见。2002年10月,家住留坝县火烧店镇太子岭的107岁老人姚武臣在临终前,把后辈们叫到床前,嘱托他们要爱护山上的每一棵树木。

20世纪初,姚武臣为避战乱,从四川省巴中县流落到留坝县太子岭。满山的疮痍让背井离乡的姚武臣倍感凄凉。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坝县号召群众植树造林,这让姚武臣找到了人生的使命和方向。

在姚武臣的言传身教之下,儿子姚甲礼、孙子姚辉林、曾孙姚祖元,一起守护着眼前的这片山水。“好山好水和绿色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大家发展绿色产业,生活好了,就更知道要保护这里的山水。”姚祖元说,在这样的理念下,他带动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养蜂采蜜。附近的老百姓都明白一个道理:山好水好,蜂才好。

闲暇时,姚祖元会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走进树林,像父亲教导他那样,对孩子说:“那片山头是华山松,那些岭坡种的是油松……要好好爱护这里的山川。”

护一江清水永续北上,守护我们的“父亲山”。陕西在行动,给一座山综合立法,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汉中在行动,用法律法规保护汉江,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而群众交出了一份更加直接和纯粹的答案:这是传承,也是习惯,更是共识。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0-07-28 17:11
下一篇 2020-07-29 10:05

相关推荐

  • 城固县财政局四举措加强巩固衔接资金保障

    为扎实做好财政资金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保障作用,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切实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城固县财政局多措并举,确保财政…

    县区速递 2021-12-14
  • 汉中城区将再新增一所小学!

    4月26日,汉台区政府与汉中龙腾雅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建雅居乐小学签约仪式举行,区委常委、副区长熊力,雅居乐陕西公司负责人出席仪式并签约。 仪式上,雅居乐陕西公司汉中公司负责人介…

    2022-04-28
  • 汉中又一县学区划分公布!

    洋县2023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秩序,全面贯彻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招生要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步伐,根据省市…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