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京津等地的每10杯水里,就有7杯来自陕西。来自汉中的“北漂青年”皇甫熹对此深有感触,他在日记里写道:“在北京的日子有苦有甜。累了,我就拧开水龙头,从哗哗的水流声里收获一份来自家乡的惦念。我从秦岭深处走来,水也一样。”
几年后,这位“北漂青年”从北京回到故乡。而一江清水却仍未停歇滔滔北上的脚步,源源不断润泽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20多个城市100多个县(市),近6000万人直接受惠,1亿多人间接受益。
雨后秦岭入画来。刘纳 摄
所谓护水,亦是护山。秦岭巍峨的大山和茂密的森林,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央水塔”。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居住在这里,守护着“中央水塔”的洁净与苍翠。
在汉水源头的宁强县,两年前去世的张邦贵曾住在汉江边上。“这山、这水养活了咱,水还得送北京去。谁想往河里扔垃圾,我第一个不答应!”他生前的话语铿锵有力。
多年前,人们时常能见到老人戴着一顶草帽,拿着一把火钳,背着一个蛇皮口袋,在附近捡拾杂物。现在,只要去汉水源头附近的山里游玩,当地人总会带上一个塑料袋装垃圾。护一江清水,是他们的习惯。
宁强县汉水源头,张继荣在水源地巡查。陕西日报记者 杨小兵 摄
“同学们,这个生活着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和朱鹮的地方就是秦岭,它是我们的‘父亲山’……”7月15日,在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二(9)班的课堂上,老师宁涛讲述着秦岭的故事。
下课后,宁涛告诉记者:“还是有些遗憾,外面下着雨,这次室外主题教育活动改成了主题班会。”他身后的墙上,挂着几张孩子们提着塑料袋,在河边、山中捡拾枯枝败叶的照片。宁强人保护汉江、保护秦岭的习惯,以这种方式代代相传。
这样的传承,在汉中的土地上并不少见。2002年10月,家住留坝县火烧店镇太子岭的107岁老人姚武臣在临终前,把后辈们叫到床前,嘱托他们要爱护山上的每一棵树木。
20世纪初,姚武臣为避战乱,从四川省巴中县流落到留坝县太子岭。满山的疮痍让背井离乡的姚武臣倍感凄凉。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坝县号召群众植树造林,这让姚武臣找到了人生的使命和方向。
在姚武臣的言传身教之下,儿子姚甲礼、孙子姚辉林、曾孙姚祖元,一起守护着眼前的这片山水。“好山好水和绿色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大家发展绿色产业,生活好了,就更知道要保护这里的山水。”姚祖元说,在这样的理念下,他带动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养蜂采蜜。附近的老百姓都明白一个道理:山好水好,蜂才好。
闲暇时,姚祖元会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走进树林,像父亲教导他那样,对孩子说:“那片山头是华山松,那些岭坡种的是油松……要好好爱护这里的山川。”
护一江清水永续北上,守护我们的“父亲山”。陕西在行动,给一座山综合立法,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汉中在行动,用法律法规保护汉江,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而群众交出了一份更加直接和纯粹的答案:这是传承,也是习惯,更是共识。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