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填堰大坝
杨从仪,是一位值得汉中人民永远铭记的大英雄。
杨从仪(1092—1169),字子和,宋代凤翔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县)人,是东汉著名廉吏忠臣杨震之后裔,《杨从仪墓志铭》称杨震公“以清白遗子孙,奕世载德,代不乏人”。靖康元年(1127),塞北的金兵大举南侵,占领东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山河破碎。金军铁骑占领关中,企图越过秦岭占领汉中,然后再占川蜀及整个西南,顺长江东下消灭南宋。抗金名将、南宋重臣张浚说汉中:“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泉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据于此。” 当时,汉中就成为了秦岭防线的前沿。值此国难之时,深怀爱国之志的杨从仪公应募从军。此后的40多年,杨公为国忘身,出生入死,在秦岭南北英勇作战,屡立大功,直至封侯。杨公还曾两任洋州(今洋县)知州,行善造福,为民谋利,尤其是绍兴五年(1135)他首任洋州知州时修治古堰(即今杨填堰),当时百姓感恩戴德,在杨填堰东侧的安乐乡水北村(今城固县宝山镇丁家村)为杨公修建了生祠。
杨填堰渠首工程
乾道三年(1164)杨从仪公再次任洋州知州,他书面报告朝廷请求退休,皇帝没有同意,还任他为提举台州(今浙江临海县)崇道观(可能名誉地位更高一些),特许在梁(城固)洋(州)之间择地安居,杨公即正式在杨填堰之畔的丁家村安家落户(可能此前已把父母子女安置在此)。乾道五年(1169)二月十八日,杨公在丁家村家中去世,葬在民众为他所建生祠之侧。800多年来,功德无量的杨公一直受到汉中人民的祭奠和怀念。
长期以来,杨公墓祠一直受到历代官民的尊敬和保护。不幸的是,文革浩劫中,杨公墓祠受到毁坏,高227厘米、宽110厘米、厚18厘米的墓志铭碑被砸断为五截,墓园、祭祠都遭到破坏,几块旧时匾额上的榜书大字也被铲掉,30间房间被占作他用。1992年,杨公墓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汉中市文旅局拨专款对墓区大殿进行了修葺。当地政府还镌刻两块石碑,作为杨公墓标志和介绍,立在墓区和杨填堰之间的道路旁边。
2023年6月11日,晴空万里,蓝天白云,我和吴波(市新媒体协会会长)、谭景文(汉中网主编)同到丁家村,这是我第三次到杨公墓祠祭奠。不巧,墓区大门仍然锁住而不得入内,好在吴波的无人机让我们看到了里边的情况。杨公墓区看起来虽不高大气派,还很是有些残缺荒凉,但树草丰茂,十分安静,尤其是杨公长眠在杨填堰的侧边,真是天地人和、万年吉地。我们把西凤酒祭洒在大门外的标志碑前,近在咫尺的杨公一定会闻到来自家乡的酒香。在墓区大门外,看着从秦岭流出的湑水河碧波荡漾,岸柳绿荫,杨填堰渠水清澈见底,滋润着城、洋二县的大片农田。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情景,中年的杨公身板壮实、精神抖擞,与数万军民一起挥汗如雨,挖土搬石,填低洼、垒堰渠……
我非常高兴的是,我们到了五门堰管理站,在看护管理的熊老先生支持下,看到了静卧在一间库房内硕大的杨公墓志铭石碑。搬走碑上的杂物,我用一把新扫帚清扫了断为五截后粘上的800年前的石碑,看着部分可辨的精美小楷铭文,顿时觉得如沐春风、肃然起敬……
城固人民一直怀念杨公,把他的坟墓尊称为杨爷坟,还建有四郎庙(因杨公排行为四)、杨将军庙、杨侯禅院等,还有鹅儿堰、将军石等遗址,广大民众一直纪念杨公的丰功伟绩。然而,嘉靖《城固县志》和嘉庆《汉中府志》对杨从仪修堰和百姓祭祀均有简略记载,对杨公抗金杀敌事迹则未记一字。
衷心感谢城固知名文化学者王亚萍老师,她给我提供了一份《杨从仪墓志铭》。此铭文有4980字,是我所见到从古到今汉中公职人员墓志最长最为完整的,仅空缺一字,十分难得。汉中民间农商界也有长文墓志的,如镇巴县青水镇丁木坝村胡高学墓表多达6000多字,胡是清末民国初的一位商贾乡绅。《杨从仪墓志铭》清楚地反映出了杨公足以彪炳史册的赫赫功绩,尽管只是记录了部分事迹,但由于撰写者袁勃(当时甘肃成州主管教育和农业的官员)、书丹者李昌普(洋州主管教育和农业的官员)、篆额者王椿(洋州官员)这三人都是杨公的直属下级,当然很了解杨公生平事迹和民众的评价,才能从杨公从军征战40年的漫长经历中进行筛选,于杨公去世当年就写就了此篇墓志铭。此铭文文字精准,表述得当,广而有要,博而不繁,辞情并茂,正气浩荡,阅之真实可信,读之感人肺腑。我阅读此铭文,心中对杨公的崇敬油然而生,回顾近千年来汉中地域之英雄豪杰,杨公伟大,一人而已!天下英雄谁敌手!杨公担得起这个评语。
《杨从仪墓志铭》使我具体看到了什么呢?
一、身经百战,劳苦功高。杨公出自农家、壮年从军,四十年奋勇杀敌,屡立战功,直到封侯。墓志写道:“御大敌于扰攘,济中兴于艰棘,卑然在义勇万人中而独成义勇之功者,其惟杨公。”杨公跟随抗金大将吴玠、吴璘昆仲,在秦岭南北驰骋于刀枪战阵,以命相博,战功累累,多次受到朝廷嘉奖。有的史料中说杨公立大功17次,墓志铭记述了杨公杀敌立功的14起战事。《墓志铭》记:“建炎初,三月,虏犯泾原,忠烈吴公玠破虏大将娄室于青溪岭,分遣公以奇兵邀击,斩首尸七十余级,补进武校尉权天兴县尉。”泾原大战后,杨公脱颖而出,被提拔为军事干部(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四年九月,我师不利于富平,五路垂陷,忠烈(即吴玠)会诸将于陇州八渡议战”,杨公参加会议,他提出建议:“为今之计,莫若先据地理,扼其要害以制之,当为公先取凤翔,复为根本。忠烈曰:‘善’。即檄公额兵进复凤翔。既入,悉降其众,不戮一人,得粟三十万斛。时忠烈公方营宝鸡西南曰和尚原,因贮公所之粟,以资馈饷,军不乏食,士卒感悦,遂移府事以治之。檄公知天兴县事、本府驻扎,转保义郎,升部将。” 在富平大战南宋五路大军失利之时,在宋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杨公头脑清楚、远见卓识,提出建议并经吴玠将军同意率军攻占凤翔,未动刀枪,获得粮食三十万斛,宋代一斛粮食是60斤。当时吴玠率领大军镇守和尚原,军粮这个大问题得以解决,真是大功一件。绍兴改元(1131)三月至十月,金兵南侵,吴玠大军在渭南、神岔、龙门关等地与金兵激战多次,杨公连战皆捷,立下4起大功连升4级。金兵屡败恼羞成怒,遂由汉奸带路指认,抓捕了杨公父母囚于青溪寨,很多老百姓也被关押或严苛监管。至孝男儿的杨公悲愤难安,次年二月,他汇报吴玠将军批准,率本部人马北出秦岭大散关,断敌粮道,潜行数日与敌激战,大获全胜,解救了父母双亲和大批百姓,一并来到汉中,安置在城固洋县一带。 铭文载“忠烈(吴玠)喜曰:公深入重地,能破强敌,迎还二亲,可谓忠孝两全。”铭文中记有一大战足可看到杨公的雄才大略和尽忠报国的虎胆豪气。“二月,伪元帅四太子(即金兀术)拥大军由商於侵饶凤关(今石泉县和西乡县之间),犯梁洋,经褒斜道出凤州,再攻和尚原。忠烈(即吴玠)复遣公引本部由间道应援和尚原,以功转拱卫大夫。公尝忿虏入侵暴不已,得其使(即敌方代表)即黥劓而归之。公至和尚原,都统制郭浩厉声曰:‘比虏使至,公辱而使归,是激怒敌,今拥众二十万来攻,请公当之。’公对曰:‘虏据梁洋,遣人以书见檄,言狠而色傲,欲持势胁我,倘不辱之,诚为自弱。今日之事,决战而已,敌众百倍,何足虑之。’统制吴公(即吴玠)亲率公等,于是鼓行而前,径与虏战于柏村(大散关之北),一击破其三阵,敌众大败,追袭至渭(渭河),蹂践溺死者不可胜计,水为之咽流。吴公(玠)因谓众曰:‘此捷,杨钤(指用兵谋略)之力也。’转亲卫大夫。”铭文中此段记述非常生动,阅之令人由衷钦佩。杨公割掉金使鼻子放回,宋军主要负责人郭浩(南宋名将、川陕防线都统制)担心金兵报复,故厉声斥责杨公,杨公气壮山河,勇担责任,并取得重大胜利。吴玠将军专门给大家说,此捷全仗杨公之力。
“十七年,命公以本部兵屯仙人原,公镇守其地垂二十年,保固无虞,转宣州观察使。”杨公以农民之身投身军旅,英勇无畏,屡立战功,此时已成为一代名将,当时“会朝廷大臣举智谋武略可充将帅者参政,杨公椿首以公应诏,授正侍大夫。”仙人原又叫仙人关,地处今略阳县与甘肃徽县交界处的秦岭要隘,是抗金前线上的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山势陡峭,“岩石壁高阔若排列仙人,眉目须鬓,疏秀可数,有自然飘动之感。宋吴玠吴璘守此以保全蜀。”(嘉庆《徽县志》)杨公独当一面,率军镇守此处达二十年,足见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朝廷的信任。“三十年(1162)闰二月,公乘势遣兵出御爱山……虏人惊骇,弃关而走。……时,天大雨雹,风雾昼晦,公选神臂弓射之,虏酋中流矢,引众败去,若神助焉。宝鸡贼帅恐我师乘胜击之,尽焚大寨,退保凤翔。由是渭水以南,复归版籍。以功真拜和州防御使,赐爵安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杨公的封侯充分彰显了他奋勇作战的赫赫军功,也是他一生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光辉顶点。
二、崇高精神,日月同辉。我认为:历史的核心之一就是文化,文化的核心内容最重要的就是精神。没有文化,我们难以看到过去的历史,许多文化文明难以流传;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史、文明史的重要精神是什么呢?是仁义礼智信,是先忧后乐,是爱国爱民、耕读传家等,是穷且益坚、穷则思变、抵抗外敌保家卫国等传统精神。我拜读杨公的直接下属袁勃撰写的墓志铭,深为杨公浓浓的家国情怀和非凡的英雄气概而感动,真切地受到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生动教育。
“公幼慷慨,尝以功名自许靖康丙午:金人犯顺,连破诸国,狃于常胜,广侵轶中原,所过辄下,无敢撄其锋者。时太平久,兵备寝驰,乃诏陕西五路,募义勇万人勤王。诏祠有每闻边报,痛彻朕心之言,公闻而叹曰:‘国家艰难,正忠臣义士效死之秋,岂可久安田里,为一身计哉。’即奋然而起,应原州(今宁夏固原一带)之募,太守杜干见而奇之曰:‘汝志不群,首赴义勇,所谓以义伐不义,异日唾手富贵,居吾左右矣。’”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国家体制基本沿袭唐朝,政治上比较开明,经济文化一度繁荣。到公元1000年,人口从唐末的3000多万增至1.2亿多,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百分二十以上,人均收入处于世界前列,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还算繁荣平稳,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即是生动例证。但是,国内连续爆发农民起义,尤其是边境少数民族侵袭掠夺中原的战争不断,宋朝军备相对较弱,加之宋徽宗虽是书画天才,但却是一介低能皇帝,公元1127年金军攻占京城开封,徽、钦二帝被虏,兵焚中原,人民苦难,水深火热,生灵涂炭。胸有大志和家国情怀的杨公毅然弃农从军,浴血奋战,立下不世之功。绍兴三年(1133)八月,“公被围于同州圣山庙。公仰天誓曰:‘若出重围,当捐躯报国。’叱左右矢石交下,杀数百人,虏治云梯,公急取竹为筏,实之以土,号曰土牛。有顷,云梯大集,遂以土牛摧折之,敌乱,乘胜大战而出,转承信郎,迁队将。”此段铭文,把杨公无惧生死、奋勇报国的崇高精神表现得极其生动形象,令人顿生敬意。 “四年(1134)二月,虏入寇杀金平(平即坪,处于略阳北秦岭抗金古战场),自元帅(金兀术)以下,尽室而来,示无返意,全蜀震恐。既战,我师初不利,公急据第二堡,外预设鹿角之地,率强弩并力迭射,一日三战,杀伤甚众,虏引兵稍却。翌日,来攻万人堡,统领姚仲重伤,公代之,率诸将戳力鏖战五日,所向皆靡,大破敌众,余党悉遁。自是虏不敢轻举,全蜀之民,各安其里者,虽吴氏(吴玠吴璘)之功,然于攻占之际,公有力焉。以奇功转中亮大夫、郢州防御使。” 前几年,我为写吴玠吴璘抗金之文章,专到过杀金坪战场遗址体会瞻仰。此地群峰耸立,秦岭巍峨,树木葱茏,满目苍翠。800年前,二吴和杨公等率万千将士,在这里和气势汹汹的金兵反复血战、卫国护民,其精神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我阅读铭文遥忆当年,心中十分感奋。
作者和吴波、谭景文洒酒祭奠杨公
绍兴十年(1140)五月,金元帅撒离喝率大军在陕西泾阳、三原一带与宋军大战三天,敌众我寡,形势危急。宣抚使胡世将召集众将开会商议,有人提出全师撤退,“公曰:‘我辈蒙国厚恩,今日当以死将,奈何移祸他人。愿留本部兵以拒之。’”杨公的话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其大无畏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公叱咤力战,纵(即掩护)我军数万众得出(突破敌包围),遂下回山,转战十余里,全师而还,转协忠大夫。”十一年(1141)七月,“伪元帅撒离喝整众再犯和尚原,公千人,进据川金堎,敌众益盛,士有惧色。公声曰:‘当各奋壮心,以气吞之,闻鼓毕入,敢后者斩。’公率众先登,鼓躁兢进。自卯至酉,殊死力战,虏众大败。转宣政大夫。”杨公不光号召激励、严明军纪,而且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激战整天,直到胜利。真可谓“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无人机俯瞰杨公墓
铭文还写:“公自壮岁,从事军旅,未尝一日在告(即休假),尽瘁王事,常若不及。每自叹曰:‘吾奋身畎亩,荷国恩宠,誓欲捐躯,以效尺寸。’”杨公功高不傲,常思不足,还叹息自己贡献不大,此等精神,何人能及啊!铭文中记:“公奋乎千载之后,自致功台,有先于祖,可谓天下伟男子矣。朝廷雅闻公名,故所赐训词有曰:‘知义之贵,以勇得名;益奋壮心,遂成伟绩。’晋绅诵之,以为美谈。”
杨公的精神胆略、武功勇悍,绝非一般人所能比肩。铭文载:“公善射,发无不中。尝偕王人刘参赞子羽(抗金名将,南宋曾任兴元知府),行饶凤岭(西乡县与石泉县之间),有虎突出丛薄间,人皆辟易,公跃马而出,以矢毙之,故射虎之名,喧达都下。”秦巴山林自古多虎,史不绝书,杨公临危不惧,只身上前一箭射死老虎,英雄壮举令人钦佩!
杨公身经百战,战无不胜,他健硕有力、武功高强,还谦虚好学友善待人,善于思考,勤于总结。铭文载:“其先见之明,古之名将所不能。公性宽厚喜士,不以其贵骄人。接物逮下,喜愠不行于色,虽部曲偏裨,率皆待以恩礼。军旅之暇,采摭诸史兵家实效,分门成帙,厘而为三十卷,目之曰兵要事类。汉守张天成,太学博士李石,皆蜀名士,为之序引,其书遂行于世。”
三、修堰惠民,百世流芳。铭文载:“五年(1135),辟知洋州,兼管内安抚司公事。”“又明年(1164),吴公(吴璘)移镇汉中,梁洋接境,实为重地,乃辟公复知洋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制军马。”三十年中,杨公两次任洋州(今洋县)知州。第二次(1164年)任命后,杨公以年老请辞“今年逾七十,力所不逮,勉强而不可得已。会王师解严,遂丐归田里,其请甚确。吴(吴璘)以公精力未衰,止听解兵职……”“公暇日尝读汉留候传(张良传),至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之言,慨然慕之,锐意求退,上章力请归休。乾道二年(1166)九月,勒授提举台州崇道观,介梁洋间居焉。五年(1169)二月十八日,以疾终于所居之正寝,享年七十有八。”杨公两次任洋州时间共九年,第一次七年第二次两年。两任期间,为城洋二县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崇敬和800多年的祭祀追念。其中一件大好事,就是维修扩建了杨填堰。
杨公墓祠外的标志牌
在嘉庆《汉中府志》等方志中,可能因为时间久远,或因杨公主要是武职,对其战功事迹基本无载。清嘉庆《汉中府志·秩官·洋县》载:“杨从仪,字子和,凤翔天兴人,高宗时,知洋州,详见《名宦》。”名宦祠“在文庙右,祀宋节度使韩琦、洋州刺史(笔者注:应为知州)文同、李显忠、杨从仪……”明嘉靖《城固县志·地理志》载:“宋开国侯杨从仪墓,北一十五里,有祠有记。”府、县方志中对杨填堰的记载稍多一点,如嘉靖《城固县志·建置志》载:“杨填堰,县北一十五里,出湑水河。大宋开国侯杨从仪于河内填成此堰,故名。城固用水三分,洋县用水七分。”清顺治《汉中府志》、康熙《汉南郡志》都有杨从仪填修此堰的记载。嘉庆《汉中府志》(即《汉南续修郡志》)卷三十《水利》载:“杨填堰,在城固东北十五里,洋县西五十里,截壻(湑)水河中流,垒石为堰,相传亦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所创。至宋,知洋州开国侯杨从仪大加修浚,民赖其利。”
至今仍在灌溉广阔良田的杨填堰渠水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农以水为命。汉中盆地有秦巴护卫,汉江横贯,雨水充沛,沃野千里,是农耕社会的理想之地,智慧的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注重水利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著名的汉中“三堰”即山河堰、五门堰和杨填堰都始建于西汉,长期灌溉着汉中盆地的广阔田地。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召开的第23届国际灌排大会上,由汉中市水利局申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等编制的《汉中三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书》获得认可。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是对汉中“三堰”的世界性肯定和褒扬,是汉中的光荣,也是对汉中先贤创造的水利文明成果的尊重和致敬!
杨填堰是汉朝始建、杨公填石垒坝、疏浚维修,这个没有问题,但工程实施于何时却看法不一,方志等典籍记载语焉不详。我拜读墓志铭后认为,杨公组织实施杨填堰工程的时间应该是1135年至1142年之间,是在杨公首任洋州知州之时,理由:一是杨公正值壮年,精力体力适合创业干事;二是那些年金兵受挫、被迫签订和约,宋金局势相对平和;三是工程实施一定有军队参加,杨公既是洋州知州,还仍担任军职,直接掌控部队,第二次任洋州知州只有两年(1167年退休)并且未担任军职了。
杨填堰是对原西汉修建的几条古堰渠的修葺疏浚、加固扩容,史料(包括墓志铭)记载,主要是对原有的张良渠等八处古堰渠综合加固改造,因多处填石,垒石造坝、修渠分水、变零为整等,百姓出于对杨公的尊敬和感戴,把完工后的堰渠称为“杨填堰”。修成后的堰坝通长120米,通宽5米,通高2米。堰头长25米,宽6米,高5米。堰渠长40多里。就是放在今天,也是一项大工程。此堰修成后效果如何?铭文中记载:“久废不治,公皆再葺之,灌田五千余顷,复税租五千余石,又增营田四十四屯,公私以济,民为立祠。宣抚处置张公浚闻于上,赐诏奖谕。”以上记载精练清楚,与府县方志(含《汉中水利志》)所记亦无矛盾,所记两处还补充了方志之缺:一是增营田四十四屯。营田是指官田或军(军队)田,每屯配(或雇、租)十人和一头牛,每人管理30或50亩,收入官(军)民分成;二是大帅张浚上报朝廷,皇帝还专门下诏褒奖。
古杨填堰
当年杨公组织实施这项重大水利工程,他按照受益田地多少,协调城固洋县两地,按三七摊工摊料分劳,按照统一规划施工“截湑水中流,垒石为堰”。工程浩大,涉及城固洋县许多百姓,一定有多处拆迁民房、占用土地等情况,矛盾纠纷也一定是难免的。可以想象,杨公及时安排人员了解情况解决矛盾,可能自己也亲自处理重大问题,付出了艰苦努力,保证了顺利施工。相传他还写了一首诗,“拆屋变成河,恩多怨亦多。当知千载后,恩怨俱消磨。” 此诗舒发了他的远见卓识,也使我们能够遥见800年前施工的不易。
我曾不解,为什么城固、洋县的民众口音与汉中其他县民众口音大不一样,还喜面食、爱听秦腔等?从《杨从仪墓志铭》中似可看到一些缘由,“及公破青溪,既得二亲,并载其民以归,给田庐,家之于梁洋,至今赒给不绝。朝廷闻之,以孝义特赐旌表。” “初,公至凤翔也,有流民数万在境内,或疑其反侧,悉拘于山谷间,公矝其无辜,皆纵之。后岐雍大歉,流民复入关(作者注:大散关)就食,公复纳之,所活甚众。”金兵占领下的凤翔有数千民众被金兵关押,杨公打到凤翔把被关民众都释放了,不少人随杨公到了城洋一带。后遇宝鸡地区大灾,大批民众奔向汉中讨生活,杨公又全都接纳,安置在城固、洋县。宝鸡地区的民众来到汉中具体有多少,我没有查到数字,从碑文看至少应在万人以上。这些秦岭北边来的关中移民,应该是今天城固、洋县不少民众的祖先。
铭文记载,杨公去世时,有儿子8人,女儿10人,孙子11人,孙女17人,还有重孙,重孙女多人。从铭文来看,杨公的男丁子孙,大多投身军队,杀敌报国,并立功任职。800多年过去了,按中国人惯例二十年可算一代人,我推测杨公在城固洋县等地的后裔应在四十代以上了。杨公背井离乡,在秦岭南北、天汉大地奋战奋斗四十余年,其全家子孙和身躯骨血完全与汉中尤其是城固洋县的山川河流融为一体,并且,要永远存续下去。
杨填堰大坝
四、百姓拥戴,丰碑永存。公元1164年,杨公第二次任洋州知州,“洋人闻公之来,举酒相贺曰:‘复得吾邦旧使君矣。老稚欢迎,不绝于路。’”铭文说洋州人民听说杨公再任知州,万民欢庆,举酒相贺,老少欢迎,这是当年杨公在洋州深得民心的生动情景。袁勃是杨公墓志铭的撰写人,也是杨公的老部下,他认为杨公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看看墓志铭的真情表述:“勃偶备员鱼梁总幕,得亲炙公言论。一日,公出示所录,委勃为志。勃窃惊愕,因问其故。公曰:‘仆以义自奋,以勇立节,每遇成事,许国一死,万一得酬素志,则区区之心,谁能表暴之,故欲先为乏计。倘得名卿、巨儒,特书其事,他日瞑目无憾矣。’勃叹曰:‘自中原俶扰,岂无忠臣谋士,力佐中兴。然于出处用舍之际,或有愧焉。公始以数百孤军,出摹围不测之亲;以吴氏伯仲,挫乘胜方张之虏;堰杨填以惠梁洋之民,复散关以壮川蜀之势,起匹夫之微而爵通侯之贵,勤劳非战之余,而优游乎二千石之良,明哲保身以功名始终,盖未又如公之金者也。使人人皆如公,循国而不循私,怀义而不怀利,则何患乎勋业之不立耶。’” 铭文作者袁勃与杨公相处亲密,感受深切,所记述之文真实生动,正气凛然,境界高尚,精神伟大!循国而不循私,怀义而不怀利,值得所有人尤其是公职人员学习借鉴!
作者和吴波、谭景文在五门堰
800多年前,正义善良的官员袁勃在撰写杨公墓志铭的时候,难抑激情写下文字,“异日载在盟府,绘像作颂,血食一方,礼必百世,其谁曰不宜。乃为之铭。铭曰:‘主不女□,炎光晦嚎,赫然而中。天佑生贤,龙飞云从。其贤伊何,翼翼杨公;公来自西,名达九重。惟天子明,喜得牙讵。料敌制胜,允兼文武。肤功上闻,天子曰嘻。利势安强,皆汝之为。忠而竭身,义而报国。智可周物,勇摧大敌。备德有四,孰与之京。风廓雾舒,伟绩用成。导利之功,惠泽无穷。粒食用鞔,是敬是崇。气老愈壮,金汤是托。或云不吊,遐尔惊愕。梁山峨峨,汉水汤汤。公名与存,德音不忘’。”梁山汉水,杨公同在,我非常赞同这个比喻。
杨填堰修好之后,灌溉城固、洋县近二十个村的两万多亩良田。会同湑水河上的五门堰共同发挥了灌溉田地、排涝抗旱的巨大作用,使桔园、原公、宝山等城洋二县好几个镇的大片地方风雨从人、旱涝保收,成为农耕社会时汉中盆地最好的鱼米之乡。岁月不居,杨公远去。杨填堰至今还在造福民众,杨公一直活在汉中人民心里。除城固宝山镇丁家村杨公墓祠香火祭祀之外,城固县还有四郎庙(因杨公排行为四)、杨将军庙、杨侯禅院等,还有鹅儿堰、将军石等遗址,香火祭祀杨公和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因为杨公功至封侯,汉中有的地方修了庙叫“王爷庙”或“大王庙”;有的因杨公治水泽民,修的庙叫“平水明王庙”,有的对杨公排行为四的四专门加了三点水,叫做“平水明王杨泗” “平水菩萨杨泗”,等等,充分表达了广大民众对杨公的崇敬感恩之意。
洋县民众在谢村镇关渠村为杨公修建了杨公祠,数百年香火供奉杨公塑像。康熙《汉南郡志》之《建置志》祠庙条目载洋县有:“杨公祠,邑西。池南寺前,祀宋知州杨从仪。”洋县西池南村也修有杨公祠。
杨填堰和山河堰、五门堰等古堰渠一样,历代以来,都有修葺维护,纪念杨公的庙祠也一样,屡次修护方传至今日。
康熙《洋县志·艺文志》收录洋县陈鼎撰写的《重建宋安抚知洋州安康郡开国侯杨公祠碑》,碑文载:“池南村旧有行祠,经年血食,惠及于民众殿宇摧残,砌垒颓毁。近年以来,本处水利灌溉不周,民忧租税,艰于贡赋,遂由堰长刘洪、庙祝封有才等与众曰:‘水之源脉,根于杨侯,行祠敝坏,实负于神。’……首以敬神恤民为本,兴利除害为念。……水利大通,民被其泽。”
杨公墓前的城固宝山丁家村的杨公祠,应可看为汉中所有杨公祠庙的本源之祠,见证和记录了杨填堰和墓祠的起伏兴废、辉煌艰难,同治五年(1866)《重修杨公庙暨堰堤公局诸务碑记》载:“昔开国侯杨公创堰,始于宋世、灌城、洋县田二万有奇……”
西乡县堰口镇金洋堰水利管理站内,有一石碑上镌刻清同治八年(1869)《重修金洋堰平水明王庙碑序》,碑文写:“夫御灾悍患,孰有平水明王如之作砥枢于中流,回狂澜于既倒哉?是故,天下建立专祠,所在多有,而设庙于金洋堰尤重……”
勉县黄沙镇是诸葛亮也是杨公当年率领军队屯田之地,汉中著名学者刘清河教授所著《汉中三堰史话》载:“他(杨公)先后采取了淘汰军队冗员来节省军费和‘治农先治水’的措施,”安排将士“历时十八年治理汉江水患,‘修筑长堤以拒洪涝,整治堰渠以灌稼禾’。又在黄沙等地增置军队营田四十四屯,派军队开拓耕种,使民力减省,军食充足,公私以济,军民皆喜。”黄沙镇的百姓得知杨公去世,非常悲痛,在当地修建了“杨四将军庙”,塑像祭祀、香火供奉800余年,一直尊杨公为“平水明王”。并且,每年的二月十八日(杨公卒日)和六月六日(杨公生日),在杨四将军庙附近举办盛大的庙会。
祭拜祖先、纪念先贤,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汉中百姓自古以来的良风雅俗。追念前贤功绩,昭示后人效仿,这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形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爱国主义、民本观念等,根脉上,本质上是相通的,也是应该传承赓续的。
作者扫除《杨从仪墓志铭》碑上灰尘
我想,如果把杨公墓祠修缮好,在墓前原址建亭立墓志铭碑或将墓志铭碑竖立于祠内,把杨公墓祠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等场所,方便民众瞻仰祭拜、接受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熏陶,则是很有意义的举措。
湑水长流,润物无声;天道不言,百姓有情。我感谢800年前的袁勃先生,用墓志铭这样最真实可信的文化载体,让我看到了汉风古韵中记录的杨公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看到了湑水河畔那高耸入云的丰碑!
作者简介:李振峰,汉中市公安局退休干部,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汉台区作协顾问。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